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
我省高校和吉塔兩國積極開展教育合作交流
《陜西日報》2019年6月17日 02版要聞
“很高興能夠成為西安石油大學的學生,我和老師、同學們保持著密切的交流與溝通。學成回國后,我一定要為兩國人民友好關系發展作出貢獻?!奔獱柤顾固沽魧W生、西安石油大學漢語進修1801班俄樂斯葛力迪說。
多年來,我省高校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教育交流不斷加深,留學生培養、校企合作留學生委培項目等不斷深化。這有力促進了我省高校與包括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教育合作和科技交流。
校際合作培養留學生
2018年9月8日,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吉爾吉斯斯坦田園牧業有限公司、楊凌樂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中吉現代農業示范園在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莫斯科區正式揭牌成立。中吉現代農業示范園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一帶一路”農業科技教育合作重點項目,該示范園一期示范面積10公頃,分別展示種植了從西農引進的7個蘋果新優品種以及“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員單位提供的42個玉米新品種。目前,示范作物生長表現良好,受到了當地政府、農業企業以及周邊農戶的高度關注和一致認可。
早在2016年11月,來自絲綢之路沿線12個國家的59所涉農高校和科研機構,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立“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中吉現代農業示范園的創立,就是該聯盟的成果之一。
與此同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塔吉克斯坦國立農業大學就加強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和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達成共識。
我省多所高校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了校際合作。2018年5月10日,吉爾吉斯斯坦國立工程、交通與建筑大學校長一行應邀訪問了長安大學。雙方簽署校際合作協議,就共同推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的國際化發展簽署合作協議。
校企合作培養國際化人才
西北大學近年來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國際化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深度合作。
2014年1月,西北大學率先成立了中亞學院,旨在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培養、儲備技術性、復合型人才。同時,西北大學與陜西煤業化工集團簽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千人培訓計劃”合作協議,利用十年時間為吉爾吉斯斯坦中大中國石油公司培養約1000名吉爾吉斯斯坦石油化工類應用技術人才,目前培訓已舉辦兩期。2017年7月,西北大學在吉爾吉斯斯坦設立了中亞學院分院,采用遠程教育和教師面授相結合的培養模式,為學員提供更全面、更高質量的多元化教學服務,為當地培養、儲備國際型實用人才。
2018年,西北大學與在塔吉克斯坦的中資企業塔中礦業有限公司展開了一系列合作。2019年度,雙方在學校和塔中礦業對學生提供資助的基礎上,擬聯合招收和培養20至30名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國際學生到西北大學學習。目前,該項目正在招生宣傳中。
近年來,西安石油大學結合學校學科、專業特色和優勢,服務我國石油企業“走出去”,積極開展油氣領域國際化人才校企聯合培養,先后與中塔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中吉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油氣領域國際化本土化人才聯合培養。
該校企聯合培養項目采取“校企合作、定向委培”的模式,由企業根據戰略發展需求和項目用人需求,分別選拔30名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優秀高中畢業生到學校進行為期4年的語言和油氣工程專業學習,學成后返回中塔天然氣管道公司、中吉天然氣管道公司當地項目從事管道施工、運行和管理工作。
為進一步提升該項目層次和水平,學校向教育部申請了“絲綢之路獎學金項目”,并得到了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大力支持。
塔吉克斯坦留學生班伊莫表示,自己要學好專業,回國后成為中塔管道建設的一員,為中塔兩國的友好交流而努力工作。(記者/呂揚)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