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對陜煤集團中亞能源公司吉爾吉斯斯坦中大石油二期升級改造項目予以備案
3月9日,國家發改委對陜煤集團中亞能源公司吉爾吉斯斯坦中大中國石油二期升級改造項目予以成功備案,標志著中大石油項目繼順利通過陜西省國資委審核通過后,再次取得重大進展,并具備開工條件。同時也標志著陜煤集團深度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新機遇,堅定不移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國際化產業布局,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迎來實質性突破進展和重大發展機遇。
吉爾吉斯斯坦是中國企業走出國門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第一站。2009年,陜煤集團旗下中亞能源公司率先走出國門,在毫無工業基礎的吉爾吉斯斯坦建起了現代化煉油產業,在異國他鄉站穩了腳跟,成為了當地家喻戶曉的明星企業,中國企業、中國技術、中國文化、中國精神得到了吉國政府和當地民眾的高度認可。項目位于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卡拉巴德市東方工業園,占地350公頃,2009年投資5.2億美元建設80萬噸/年煉油項目,2015年投資1.2億美元配套建設80余座零售終端加油站,產品服務覆蓋至吉爾吉斯斯坦全境,并向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及阿富汗北部地區擴展,是陜西省對外投資項目中少有的已經全面建成投運的“一帶一路”標桿項目,也是吉建國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和最大稅源項目之一。
面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相互交織,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復雜多變,加強國際能源合作,攜手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正成為引領全球治理變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2018年,陜煤集團胸懷國之大者,奮勇擔當作為,立足內循環,積極融入和參與雙循環,充分把握“一帶一路”發展新機遇,堅定不移實施“走出去”戰略,計劃投資4.76億美元,實施中大石油二期升級改造項目,建設期2.5年,滿負荷建設50萬噸/年溶劑脫瀝青(含瀝青調和及成型)裝置、40萬噸/年柴油加氫裂化裝置、35萬噸/年催化汽油選擇性加氫裝置、6萬噸/年聚丙烯裝置、15000標方/小時的制氫裝置、1.5萬噸/年硫磺回收裝置及130萬噸/小時溶劑再生裝置;將原40萬噸/年減壓裝置擴能至100萬噸/年,新建減壓爐及系統配套;將原5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擴能改造至70萬噸/年,改造配套產品凈值系統;將原15噸/小時酸性水汽提裝置遷址新建并擴能改造為30噸/小時規模。
扎根海外,深耕13年。中大石油項目已逐步在吉爾吉斯斯坦成品油供應及零售終端市場具備了較強的市場控制力和話語權,已達到吉爾吉斯斯坦國內成品油供應量的30%。此次二期升級改造項目全面建成達產后,年可實現營業收入5億美元,利潤1500萬美元,對當地成品油市場的占有率將提升至45%到50%,對陜煤集團依托“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構建國際能源戰略協作區和發展合作區具有非凡意義。(韓詠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