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吉跨國接力 全力救治陜煤中亞能源公司吉爾吉斯斯坦項目員工
疫情肆虐攜手救援,跨國接力情暖千里。4月6日凌晨2點(吉國時間),一輛專程護送回國治療中國公民董某的吉爾吉斯斯坦救護車輛,從陜煤集團中亞能源公司中大中國石油項目駐地卡拉巴德出發,經10個小時長途跋涉抵達吐爾尕特邊境,在中吉兩國救援和邊檢人員大力協作下,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跨國生命接力順利完成,于北京時間下午17時到達喀什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
3月9日18:30時,遠在中亞能源公司吉爾吉斯斯坦中大中國石油項目工作的陜西籍員工董某,右眼突發出血,立即送往比什凱克國立醫院進行治療,于當晚進行了右眼眼球手術,中吉眼科醫生遠程會診,建議需在病情穩定控制后,及時回國接受手術治療,避免眼部肌肉和神經壞死喪失右眼功能。
“吉中邊境陸路口岸臨時關閉,中吉航班停飛,暫停發放簽證,第三國中轉回國無望,董某病情刻不容緩……”在海外新冠肺炎防控特殊時期,為了讓董某盡快回國接受治療,中吉兩國多方積極協調溝通,臨時開通吐爾尕特口岸生命救助“綠色通道”,跨國救援接力為患者董某贏得了寶貴的治療時間。
3月30日,吉爾吉斯斯坦外交部、邊防局、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接到求助信后,高度重視,第一時間積極協調,多方充分溝通。在吉國外交部、駐吉使館、外交部、商務部的全力協助下,聯系陜西省政府、新疆自治區政府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為董某回國治療提供全程協助。
3月31日,陜西省副省長徐大彤作出批示,由陜西省商務廳牽頭,會同省外事辦、陜煤集團一起抓緊協助該員工回國治療。陜煤集團主要領導快速指示,在吉國內政部、外交部和邊防局、中國駐吉大使館、國家商務部國際合作司、陜西省商務廳、省外事辦、陜西省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邊防、海關及口岸部門等多級部門積極溝通協商下,根據董某病情提前制定了境外、境內兩套回國治療防控預案,批準董某從納倫州吐爾尕特口岸入境,抵達喀什進行入境隔離并接收治療。
與疫情拼爭,與時間賽跑,患者病情刻不容緩!企業及各方救援人員枕戈達旦,連夜召開緊急會議進行部署安排,克孜勒蘇州、烏恰縣黨政部門領導親自上陣,帶領救護車輛、醫務人員一大早提前趕至吐爾尕特邊境口岸,與海關、邊檢部門迅速辦理入境通關手續。在中方救援人員等待幾個小時后順利接董某入境,途徑三個多小時后抵達喀什第一人民醫院,目前患者董某正在接受隔離檢測和進一步治療。
愛無國界,生命至上。此次跨國接力,是中吉兩國多個部門全力協助,高效快速處置,相關人員任勞任怨,節假日連夜工作,積極實施的愛心救助,更是對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完美詮釋。(韓詠玲 解世峰)